1756年冬日,莫扎特在家鄉(xiāng)奧地利薩爾茨堡誕生,他從小就顯示出非凡的音樂才能,六歲起開始在歐洲旅行演出。十六歲起,同父親供職于薩爾茨堡宮廷過著屈辱的仆從生活,后與大主教公開決裂。在艱難的生活中,莫扎特勤奮創(chuàng)作,以歌劇為武器,猛烈抨擊封建等級制度。1791年,三十五歲的天才音樂家莫扎特離世,他用音樂給人類留下寶貴的文化財產(chǎn)。
2023/9/11 15:46:02
康熙不取靈芝的主要內(nèi)容講的是清朝康熙年間,廣西巡撫陳元龍、直隸總督趙弘燮等官員先后上奏折報告靈芝祥瑞,借“芝草之祥”大夸康熙皇帝的仁政和恩澤,邀寵獻媚。然而,康熙并不領情,他摒棄天降祥瑞的虛浮學說,提倡以實心行實政。習總書記講述“康熙不取靈芝”的故事,以此強調(diào)要有實干實政,告誡我們的領導干部一定要務實、扎實。
2023/9/1 11:06:16
居里夫人不滿十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她從小就培養(yǎng)了獨立生活的能力,磨煉出非常堅強的性格。在學習方面,她求知若渴,頑強進取,考入大學后,開始了研究生涯。本文講述了居里夫人聚精會神地看書,不受家中的姐姐們和同學們的玩鬧、整蠱干擾的故事。瑪麗居里的這種專注學習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2023/9/1 10:04:12
司馬光是北宋朝的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內(nèi)容講述的是7歲的司馬光看見玩伴掉進水缸,并沒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慌亂,而是找來石頭去砸缸,最終機智的救出了掉到水缸里的小朋友。司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上官尚光。司馬光砸缸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危急關頭,要頭腦冷靜,運用智慧解決難題。
2023/8/30 15:45:07
賢相晏嬰是齊國人,他生活節(jié)儉,謙恭下士,實行仁政,深受齊國人民的愛戴,被尊稱為“晏子”。晏嬰先后輔佐了齊國三個國君,始終能做到勤懇廉潔從政,清清白白地做人。本文講述了關于晏嬰救濟災民、慷慨解囊、不徇私情、謝絕國君安排的婚姻和房產(chǎn)等故事,體現(xiàn)了他秉公無私、為官清廉、作風簡樸的形象。
2023/8/19 16:53:05
紂王的象牙筷子的故事也叫“商紂王象牙箸”“紂為象箸”,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講述了箕子的象箸推理,紂王的叔父箕子看到紂王用象牙筷子,嚇了一跳,他認為這是窮奢極欲的開始。結(jié)局正如箕子演繹推理的一樣,紂王最后變成了一個奢侈成性、殘暴不仁的君主,被周武王所滅。紂為象箸的故事啟示我們,事物是發(fā)展變化的,相互聯(lián)系的,見微而知著。要嚴格要求自己,學會防微杜漸。
2023/8/19 16:47:23
不恥下問的故事講述的是主人公孔圉和孔子一樣虛心好學,人們尊稱他為“孔文子”,孔子的弟子子貢聽說了不服氣,問孔子“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孔子回答,“孔圉勤奮好學,從來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當作恥辱。”孔圉不恥下問的故事告訴我們,知識的積累從一點一滴開始學起,要有謙虛好學的精神。
2023/8/19 16:26:05
霍去病小時候很佩服舅舅大將軍衛(wèi)青。他天天練武習文,立志做個衛(wèi)青那樣的大將軍。匈奴大軍進犯北疆,漢武帝大怒,派衛(wèi)青北上抵抗匈奴的進犯。十八歲的霍去病聽說舅舅要帶兵出征,向漢武帝請命隨大將軍出征、建功立業(yè)。上了戰(zhàn)場的霍去病驍勇善戰(zhàn)、尤善長途奇襲,屢立戰(zhàn)功,并最終封狼居胥。
2023/8/17 16:15:30
衛(wèi)青從一個奴隸成長為大將軍,在十年戎馬生涯中,對匈奴作戰(zhàn)取得了七戰(zhàn)七勝的戰(zhàn)績。衛(wèi)青是西漢對匈奴作戰(zhàn)中涌現(xiàn)出來的優(yōu)秀將領中的佼佼者,他是歷史上出身最低微、功勞最大、官位最高的將軍。衛(wèi)青的成功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也和他個人奮發(fā)有為、智慧過人、勇敢作戰(zhàn)的品質(zhì)分不開。公元前106年衛(wèi)青病死后,漢武帝為紀念他的彪炳戰(zhàn)功,把衛(wèi)青墓葬在咸陽市茂陵東北,墓冢形狀像陰山。
2023/8/17 16:09:12
單騎退回紇的主人公是唐代名將郭子儀,郭子儀不僅作戰(zhàn)勇敢,且治軍有方,在軍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平定安史之亂后,郭子儀被解除了兵權(quán)。老部下仆固懷恩發(fā)動叛亂后,朝中戰(zhàn)將無人能敵。朝廷沒有辦法,只好把年邁的郭子儀郭老令公請出來。從而上演了郭子儀單騎退回紇兵的傳奇歷史故事。
2023/8/17 16:05:41
Copyright © 2025 www.zmuircz.cn 故事大全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聯(lián)系郵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國家工信部備案:晉ICP備2024046216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講故事、寫故事、故事征文/評選+V:gushi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