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屬于寓言故事,典故來源于《戰國策》。驚弓之鳥的主人公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射箭能手更羸,故事講述了更羸像魏王展示空拉弓弦虛射落受傷大雁的事情。驚弓之鳥的故事啟示我們,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只有通過長期刻苦的學習和實踐才能培養出來,更羸的這種能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2023/8/10 17:34:21
對牛彈琴的出處是漢代牟融的《理惑論》,對牛彈琴的寓言故事講述的是戰國時期的大音樂家公明儀為牛彈奏琴曲,那牛無動于衷,不理會悠揚的琴聲,只顧低頭吃草。對牛彈琴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和人對話必須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看清對象,有的放矢。
2023/8/9 22:59:10
傳說,臨平湖東北的一個村子里有一名少女在湖邊采摘蓮藕時意外懷孕,后在湖畔產下一條小白龍。小白龍長大后,碰到臨平方圓數里干旱時,便行云布雨,造福一方,受當地百姓敬愛。后來南宋皇帝理宗來龍洞求雨,果然解除了旱情,便在小廟基礎上建了一座“白龍祠”,并賜了御匾。
2023/8/9 15:47:06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故事主要內容講的是吳王不聽大臣們的勸告,準備對楚國用兵,一位年輕的門客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事例說明了吳國出兵的潛在危險,最終讓吳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螳螂捕蟬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考慮問題、處理事情時,要深思熟慮,考慮后果,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后患。
2023/8/8 17:10:56
鷸蚌相爭,也叫作“鷸蚌相持”、“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講的是鷸與蚌相互鉗制,互不相讓,卻讓漁人從中獲利的故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做人要學會寬容忍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味地相互鉗制往往顧此失彼、兩敗俱傷,只能讓第三方得利。
2023/8/5 12:18:58
田忌賽馬出自史記中的《孫子吳起列傳》,是戰國時期齊國的故事,作者司馬遷。田忌賽馬的主要內容講的是軍事家孫臏通過觀察、分析,制定賽馬的出場策略,幫助田忌將軍贏得了比賽和賞金。這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利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對手的短處,從而在競技中獲勝的故事。田忌賽馬的故事啟示我們,要學會在劣勢之中尋找優勢,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
2023/8/3 19:07:34
塞翁失馬的故事全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被颉叭淌яR,安知非?!?,出自于西漢劉安著作《淮南子人間訓》,塞翁失馬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個方面,福禍相依,福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我們做事情一定要考慮到相反的一面,身處逆境不驚慌失措、不消沉,樹立樂觀的信念,身處順境時,居安思危,保持憂患意識。
2023/8/3 17:28:47
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出自《中山狼傳》,東郭先生是故事的主人公。狼在人們心中一直是一種狡詐、陰險的動物,在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中,受傷逃難被救的狼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想吃掉東郭先生,還向老人狡辯稱是東郭先生想把自己悶死。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不能將同情心用在壞人身上,對壞人講仁義反而可能為其所害。
2023/8/3 15:27:13
葉公好龍出自劉向的《新序雜事五》,也稱“葉公愛龍”。葉公好龍的寓言故事講述了葉公在生活中表露出愛龍如命,在家里各個地方雕刻著、繡著、紋著各種龍的形態,甚至夢中都在與龍戲耍,但是見到真龍卻被嚇暈了的事情。葉公好龍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人要誠實,實事求是,表里如一,不要盲目地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只唱高調,不務實際。對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地了解它的內在。
2023/8/3 0:49:19
守株待兔的故事出自于韓非子五蠹,原文講述的是戰國時期宋國的一個懶漢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田間遇到了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飽餐了一頓,愚蠢的奢望在樹樁旁再次不勞而獲。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把偶然的機會當作必然,與其指望概率微乎其微的意外事件發生,還不如腳踏實地,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生活。
2023/8/2 23:26:28
Copyright © 2025 www.zmuircz.cn 故事大全網 版權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聯系郵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國家工信部備案:晉ICP備2024046216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講故事、寫故事、故事征文/評選+V:gushi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