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故事共2142字,閱讀時長約9分鐘。
故事原委
2017年8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彰顯了戰斗精神的偉大力量。敢于斗爭、敢于勝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軍隊血性膽魄的生動寫照?!茄郎轿鍓咽俊?、‘白刃格斗英雄連’、‘劉老莊連’、董存瑞、邱少云、黃繼光等無數英雄群體和革命先烈,用生命詮釋了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
故事延展
這里展開講一講“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
狼牙山軍民反“掃蕩”
“狼牙山五壯士”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一個英雄群體。
全國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華北開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抗擊日軍,組織群眾,建立抗日政權,給予日軍極大威脅。1941年8月,日軍調集日偽軍共7萬余人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谷哲娒窠涍^近兩個月反“掃蕩”斗爭,作戰800多次,殲敵5500余人,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軍。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就是這次反“掃蕩”中涌現出來的英雄群體。
8月23日,日軍開始“掃蕩”。當時,狼牙山隱蔽著八路軍部隊以及易縣、定興、徐水、滿城4個縣的黨政機關、地方游擊隊和周邊群眾數萬人。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命令一團團長邱蔚指揮部隊,利用天險地形,守住陣地,伺機突圍。
狼牙山屬太行山脈,位于河北易縣西南部,有棋盤陀、蓮花峰等5陀36峰。9月23日凌晨,日軍糾集重兵圍攻狼牙山,妄圖一舉消滅聚集在狼牙山地區的黨政軍領導機關和八路軍部隊。八路軍主力分析形勢,迅速組織狼牙山地區黨政軍機關和群眾突圍。
然后,八路軍部署一團七連佯裝主力部隊以掩護真正的主力部隊撤離,并配發給七連指戰員充足的子彈和手榴彈,當地游擊隊與民兵配合七連行動。23日晚上主力部隊秘密轉移,24日中午轉移到張家莊。
于是,七連佯裝主力襲擾日軍,由熟悉地形地貌的地方民兵配合,在日軍上山必經之路布下了“地雷陣”。24日晚上,隱蔽在狼牙山區的4個縣的游擊支隊、機關干部和群眾秘密轉移出去。
“狼牙山五壯士”臨危不懼
9月25日凌晨,七連完成掩護機關、主力和群眾突圍任務,部署六班掩護七連撤退,同時給六班配備兩位射手和兩挺輕機槍組成機槍組,加強六班的作戰能力。
六班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和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5人,進一步補充了團部留下的幾箱手榴彈,隱藏在狼牙山棋盤陀險要的“閻王鼻子”和“小鬼臉兒”兩個要點。
25日清晨,日軍和偽軍進攻狼牙山途中,八路軍預設的“地雷陣”大顯神威,連連爆炸。配屬六班的機槍組,密切配合六班的戰斗猛烈開火,強大的“陣勢”進一步“證實”了日軍的判斷——已經緊緊咬住了狼牙山區八路軍的“主力部隊”。
馬寶玉等5名戰士分成兩組,頻頻射擊,吸引日軍,打擊日軍。八路軍兩名機槍手將機槍子彈打光后悄悄撤退了。在戰斗中,六班戰士邊打邊撤,吸引日軍上山。日軍不斷掃射、炮擊,發動輪番沖擊。
六班戰士居高臨下,利用有利地形,堅守棋盤陀要道,連續打退日軍多次沖鋒。棋盤陀有兩條路,一條通往八路軍主力轉移方向,一條通往棋盤陀頂峰。為了主力安全轉移,六班戰士“引誘”日軍向棋盤陀頂峰進攻,這是一條絕路。班長馬寶玉帶著戰士們向頂峰攀巖而上,依托山石地形射擊日軍。日軍不斷中彈,墜入深谷,仍緊追不舍,被六班戰士一步一步引向棋盤陀頂峰。
六班戰士退到棋盤陀峰頂,環顧四周,三面是懸崖峭壁,只有一條曲曲彎彎的山路。他們明明知道自己最后將無路可退,仍然從這條唯一的狹窄山路將日軍吸引到絕路。

▲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棋盤陀峰戰斗雕塑
“狼牙山五壯士”名垂青史
在班長馬寶玉帶領下,六班五位壯士臨危不懼,與日軍激戰。最后關頭缺乏彈藥,就以石頭砸向日軍。他們打光最后一粒子彈,扔出最后一顆手榴彈,大義凜然,義無反顧,寧死不屈,摔壞槍支,高喊著“我們是光榮的八路軍,八路軍是誓死不當俘虜的”口號,縱身跳下懸崖絕壁。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掛在絕壁樹枝上。事后,兩人以八路軍戰士的頑強毅力,爬上懸崖,相互攙扶,得到一位道士救助,被民兵送往醫院。
“狼牙山五壯士”誓死抗日的壯舉,足以驚天地泣鬼神,表現出中華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氣概。
“狼牙山五壯士”的壯烈事跡,很快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傳開。
晉察冀軍區發出《關于學習狼牙山五壯士的訓令》,并在狼牙山頂建塔紀念。
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為“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題詞:“視死如歸本革命軍人應有精神;寧死不屈乃燕趙英雄光榮傳統。”

▲河北易縣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
故事啟迪
“狼牙山五壯士”是中國抗日戰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是偉大抗戰精神的具體化身。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到“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故事,就是在反復提醒和平年代的人們,不要忘記英雄,不要忘記抗戰精神。
毛澤東指出:“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敝袊嗣窨谷諔馉幮纬闪藗ゴ罂箲鹁瘢袊嗣裣蚴澜缯故玖颂煜屡d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狼牙山五壯士”寧死不屈,集體跳崖,靠的就是強大的精神力量,憑的就是中國軍人的血性膽魄,他們的壯舉,集中體現了偉大抗戰精神。歷史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各種威脅和挑戰依然存在。偉大抗戰精神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作者: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