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動人的臺灣傳說,講述了名為“椰子”的姑娘,為解救飽受干旱之苦的鄉親,毅然接受海神以生命為代價的提議。她吞下神奇果子后,變為一只孔雀,最終化身為一棵大樹。這棵樹的果實里充滿了清涼的果汁,拯救了人們。為了紀念她偉大的犧牲,人們將這樹命名為“椰子樹”。
2025/10/29 0:08:35

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中,志愿軍戰士黃繼光在攻擊597.9高地時,面對敵軍猛烈火力,在身受重傷、戰友傷亡的情況下,毅然用胸膛堵住敵人地堡槍眼,壯烈犧牲,為部隊奪取高地開辟了道路。他被追授“特級英雄”稱號。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的壯舉,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志愿軍不畏強敵、向死而生的英雄氣概,成為中華民族永恒的精神豐碑。
2025/10/25 23:02:58



面對國際核威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毅然啟動“兩彈一星”工程。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全國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攻堅克難:1964年原子彈、1967年氫彈相繼爆炸成功,1970年首顆人造衛星遨游太空。這一偉大成就徹底打破核壟斷,極大提升我國國際地位,更凝聚成“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兩彈一星”精神,至今激勵著我們勇攀科技高峰。
2025/10/25 22:35:51

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是黃埔軍校和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的杰出軍事家。抗日戰爭中他協助朱德、彭德懷指揮作戰,屢建奇功。1942年5月,在山西遼縣十字嶺指揮總部突圍時,左權為掩護同志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7歲。朱德總司令賦詩“太行浩氣傳千古”以志哀思,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將遼縣更名為左權縣。這位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用生命詮釋了革命者的擔當與信仰。
2025/10/25 22:05:29

1940年8月百團大戰期間,八路軍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八連在山西大落坡村,以刺刀、槍托甚至徒手與偷襲的日軍展開慘烈白刃戰,全殲敵軍40余人,成功保衛團指揮所。此戰展現了八路軍將士英勇無畏、刺刀見紅的戰斗精神,被八路軍總部授予“白刃格斗英雄連”榮譽稱號。其敢于亮劍、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成為人民軍隊永不磨滅的精神豐碑。
2025/10/25 21:24:06

943年3月18日,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十九團四連82名官兵,在江蘇淮陰劉老莊為掩護黨政機關轉移,浴血阻擊千余日偽軍。全連官兵憑借交通溝頑強抗擊,擊斃擊傷敵寇數百人,最終彈盡援絕,全部壯烈殉國。后新四軍命名該連為“劉老莊連”。他們的壯舉展現了人民軍隊血戰到底、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其精神永垂不朽。
2025/10/25 21:07:14

1941年秋,為掩護黨政機關和群眾突圍,八路軍晉察冀軍區一團七連六班馬寶玉等五位戰士,將日偽軍引向狼牙山絕路。他們英勇阻擊,彈盡糧絕后寧死不屈,毅然跳下懸崖。他們的壯舉驚天地泣鬼神,集中展現了視死如歸、血戰到底的偉大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永不磨滅的英雄豐碑,永遠激勵后人奮勇前行。
2025/10/25 19:58:18

貞觀名臣馬周,出身寒微,因代武將常何撰寫政論而為唐太宗賞識,以布衣入仕。他屢陳治國良策,力諫取消世襲分封、慎選地方官吏、以隋亡為鑒,深受太宗信任,官至中書令。馬周臨終前焚毀奏稿,不欲顯君之過,其忠誠與才干使其成為“貞觀之治”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死后得享陪葬昭陵的殊榮。
2025/10/24 23:36:20

孫思邈是唐代著名醫學家,被譽為“藥王”。他自幼聰穎,因體弱多病而立志學醫,終身隱居行醫,多次謝絕朝廷官職。其醫學巨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系統總結了唐代以前的醫學成果,收錄藥方七千余個,強調醫德與養生。他主張“膽大心小,智圓行方”的行醫準則,醫術精湛,曾為長孫皇后施針助產,享譽后世。
2025/10/24 23:22:24

唐太宗李世民以善于納諫著稱,其與魏徵的君臣關系尤為典范。魏徵原為太子李建成舊臣,歸順后以直言敢諫聞名,多次勸阻太宗的奢侈念頭與不當政令。太宗雖時有不滿,但終能采納其諫言,并將其視為明察得失的“人鏡”。魏徵病逝后,太宗痛感“失一鏡”,其故事成為古代君明臣直的佳話。
2025/10/24 23:00:26
Copyright © 2025 www.zmuircz.cn 故事大全網 版權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聯系郵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國家工信部備案:晉ICP備2024046216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講故事、寫故事、故事征文/評選+V:gushidq